文/张溥杰
所谓“国歌”,顾名思义,就是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斗志、战斗历程或宏伟目标,反映了该政权统治下的人民的心声,也可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的缩影。一般用于较为庄重、严肃的正式场合。
中国儒家音乐专著成书于西汉时期,戴圣所辑《礼记》第十九篇《乐记》中记载说:“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是以五帝殊时,不相延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明其有损益也。”
我国作为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乐之邦之称,每个朝代基本上都有专门负责音乐的机构。一些大的宴会、朝会都有音乐表演,但是不知为何却迟迟没有出现能反映当时民族声音的国歌。
与中国历史上的其它朝代一样,清朝本来并无法定的国旗与国歌。近代以后,随着清朝国门洞开,日渐与西方国家进行频繁的交往,清朝当局逐渐引入西方国家的一些概念,其中就包括国旗与国歌。光绪十四年(1888年),清政府决定选用“黄底蓝龙戏红珠图”(也就是俗称的清朝“黄龙旗”)为大清国国旗。
而中国最早的国歌制定者,应该是曾纪泽。曾纪泽是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的次子,袭封一等毅勇侯。曾担任清政府驻英、法、俄国大使,也是当时秉承“经世致用”新思维的知识分子。
光绪九年(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曾纪泽不愧是大家之后,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时任清朝驻法大使的曾纪泽不断抗议法国政府的挑衅,极力主张“坚持不让”,“一战不胜,则谋再战;再战不胜,则谋屡战”。并且唇枪舌战地与法国人争辨,不屈不挠,积极筹备疏筹“备御六策”。虽在病中,犹坚守岗位,进行斗争。
正文
鲜为人知的晚清国歌
以上就是关于鲜为人知的晚清国歌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