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清华校长都是怎样产生的?
——也谈所谓“校长公选”问题
近见有报刊在讨论大学校长的所谓“公选”问题。应该说,讨论这样的问题,实效并不会太大。因为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体制与理念问题。譬如“教授治校”,如果体制和理念不当,表面上有多少“教授”也是白搭,只能壮壮门面、作作摆设而已。但为了集思广益、活跃思想,为将来的实质性的改革做做准备,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也不能说毫无意义。为此,看一看历史上清华校长的产生“模式”,或许也会有一定启发。
严格说,在清华历史上,校长从来没有“公选”过。因为清华既然是“国立”学校,经费要由“国家”提供,就须由当政的政府的某个部门(例如教育部)派人来做行政性的管理工作。梅校长有言:“校长就是给教授搬搬椅子、擦擦黑板的”,就是这个意思。但这绝不是说,校长的使命就是做做“后勤”,他最重要的任务是领导教育。因此在包括清华在内的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校长得人与否,绝对是这个学校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清华发展上,曾不止一次的发生过“校长风波”,原因之一就是清华师生对自己的校长有严格的选择性——不是泛泛的所谓“公选”,而是由自己师生共同物选,没有做校长资格的,绝对拒绝乃至驱走。这一点往往被搞惯了政治或党务的“领导”所忽略。他们以为只要“得力”,随便派个什么人来就能完成任务,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至于怀着私心,一心想派个亲信来掌控学校,来为其私利或“俗谛”服务者,也有人在,其结果就更加不妙。这在清华历史上也都有先例。
在清华的历史上,校长的产生,大致有下列数种类型:
1、“托孤型”——首任校长唐国安临终建议政府由周诒春接替自己任清华校长,结果十分良好。
2、“强加型”。这种类型很多,又可分以下两种类型:
1)当政者估计不足没有眼光。即认为随便派一个人即可胜任。这可以第一次“三赶校长”为代表。结果短期内一连三人(他们的情况、能力也各不相同)都被学生拒绝或“驱走”,有的连校门也没让进。
2)谋取私利或“俗谛”型。这可以第二次“三赶校长”为代表。这次“校长风波”也是短期内有三个“校长”被逐。第一起罗家伦校长是受“党国”委托,带着“三民主义”(陈寅恪先生称之为“俗谛”)来的,结果受到几乎全校上下一致的反对,结果逼着他“辞职离校”完事。第二位是在“中原大战”后间歇中一位姓乔清华校友代表“晋系”势力来“接管”清华,结果被学生“护校队”带到同方部,签下“永不做清华校长”的保证后离校。第三位也是来势汹汹,代表党国、带着武装卫队企图“武装接管学校”。结果也是被驱走万事。“驱罗”、“拒乔”以后,学校出现连续11个月无校长的局面,一切校务暂由校务会议按校章处理(例行公事先后由叶企孙、冯友兰判行)。接着,亲自兼任教育部长的蒋介石派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副主任吴某某来任清华校长。吴到校后,也公开宣布他的使命是“为党国培养人才”。实行了一套更加“党化”、更加专断独行的治校方略。他任用私人,将各科主任全部撤换,特别是极力反对在清华已深入人心的教授治校的体制,拒不承认各学院院长由教授会公选的惯例,……。凡此种种,很快又引起师生的公愤。吴到校未满两月,就又爆发了“驱吴”运动。 5月28日,教授会通过决议,谴责吴“唯务大权独揽,不图发展学术,加以蔑视教授人格,视教授为雇员”。并致电蒋介石,要求“另简贤能”,并发表声明说:“倘此问题不能圆满解决,全体教授定于下学年与清华脱离关系”。第二天,学生会也召开全体学生大会,表示坚决支持教授会决议,要求撤换吴南轩,并由同学整队至校长住宅,请其即时离校。在全校上下一片反对声中,吴挟持了清华的校印逃往东郊民巷利通饭店“遥控办公”,一面断绝了清华的经济来源,一面进行政治恫吓,在报纸上刊登启事,反诬教授会“唆使学生,胁迫校长”,给教授们扣上“反动分子违抗部令”的帽子。它的这种种不良之举,愈发引起师生的愤慨。6月初,学生会召开紧急大会,决定组织护校委员会,发表声明说:“倘吴借武力到校,决武力护校,准备流血”。教授会也立即成立了“校务维持会”,并选派代表去南京教育部情愿。最后,吴终于被迫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