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1954年,毛泽东主席在故宫城墙上视察。
资料:1954年,毛泽东在故宫参观出土文物
曾读到过一本译自境外的书,书名就叫《旧建筑改建和重建》,感慨颇多。后来去马来西亚马六甲岛,见有两处名胜:一是葡萄牙人修建的圣地亚哥古城堡的残迹,一是荷兰人修建的遐迩闻名的红房子。两组建筑遭遇不同——对于传统文化与历史文明之体现物的建筑的保护理念臻于明朗和完善,只是近现代的事。当年的先驱人物对历史的尊重是真诚的,与趋利无涉。他们的后代因之获得完好的传家宝,并得以借助旅游获益,这是后事了。
近代之前,无论外族入侵、改朝换代、造反打天下,一般无不是将庙堂及城郭视为对方的权杖,炮轰火烧,哪里会珍惜,恨不得寸草不留。他们只爱浮财!但不要以为历史上只有战争和王朝更迭毁坏古代文明,社会经济发展时期就太平无事了。除了战乱、复仇和掠夺可以毫无顾忌地从地球上破坏掉一座城池、一座建筑,盛世、繁荣、求新求变也会破坏这一切,并且照样可以假借什么名义,顷刻间让美永远消失。
60多年前,平津战役中毛泽东在一则电文中着重强调了保护重点文物建筑和学校。新中国成立60年来,经过历次运动,包括“文革”动乱,北京故宫紫禁城,始终完好地保存下来,至今巍峨立于京城“城市大饼”之中心。然而,这是多么来之不易呀!人们大概不会想到:也曾有人对故宫动过十分危险的念头。
上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倡导“不怕鬼”,并委托何其芳编辑《不怕鬼的故事》一本小册子,意在让大家“解放思想”,在国际上不怕帝修反,在国内反对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厚今薄古”和“古为今用”的口号,在城市规划领域曾引发了一个动议:改造故宫,为社会主义服务。受到委托的有关部门组织技术干部提出了至少两个故宫改造方案。方案领衔主持者为当年规划管理方面的又红又专的精英们。
其实当年的方案还是十分保守的,当然思想的大胆又是与大跃进年代15年左右赶超英美的目标合拍的。
再一次是毛泽东逝世后,全国南北规划建筑界人士参加“毛泽东纪念堂”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案的征集。“纪念堂”是在粉碎“四人帮”后,《人民日报》正式公布的名称,之前一直叫“陵墓”。当年有一个十分“敢想敢干”的方案构想:将天安门城楼改建为毛主席瞻仰厅,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和社稷坛(今中山公园)辟为陵园。此方案对故宫三大殿并未触动,但总体格局的变动也太有“创意”了。近年有毛泽东三过故宫而不入的轶事之说。我想毛泽东身后有知,怕也不会同意那个“敢想敢干”的方案。此方案出自一位建筑设计院的领导同志,当然主要是想表达对毛主席的崇敬。
还有一次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当时涉外旅馆建筑十分稀缺,美籍华人陈宣远投资和设计的位于北京城边一座美国乡村式的旅馆,以其朴素的风韵、低成本的收入、快速建成、快速回收引起业内外人士的感叹。于是有人琢磨了,何不将故宫改建成一个千间客房的涉外酒店,1000个自然间是国外旅馆经营宝典里很叫好的标准规模,而故宫号称九百九十九间房,装上水电,安上马桶,事半功倍。对于老外,倒不在乎让他们受什么阶级教育,而主要是可以满足他们对中国帝王生活的好奇和窥视心理……
幸好这些创意,终未成果。
故宫犹在。但被建筑学家林徽因先生称作“市计划的无比杰作”的北京却未能保全,我们还是在和平建设中失去了太多。
人们理解了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时代,是什么样的原因,让我们失去了不应失去的东西。有了反思,引为教训,希望不再让这样的历史重演。但今天的人们是否想到:再过五六十年,我们的后代也许不理解或更加遗憾的是“以建设为中心”时期失去的东西,在规模和速度上变本加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