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战,一般都有这样一个认知,那就是中国并非抵抗日本的主力,日本被最终打败,实际上靠得是美国和苏联。这话有没有道理呢?如果论歼灭日本军队的数量,这话是有道理的,但如果用货币战争的观点去看中国的抗战,就会发现,真正将日本拖入必败的深渊的,就是中国发起的抗战。
日本人从1931年发起九一八事变,掀起了大规模侵华战争的序幕。那帮头脑狂热的日本关东军军官们脑子里面丝毫没有任何经济常识,他们以为侵占东北,甚至中国就可以获得巨额的战争红利。这种观念如果放到古代,甚至鸦片战争时期都没有什么问题,孙子兵法中的因粮于敌说得就是这个道理。但他们没有想到,时代已经变了,一个近现代化的国家和军队,入侵一个当时可以说极为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又如何因粮于敌?巨额的入侵成本靠着从中国掠夺产量极为有限的初级农矿产品根本无法弥补,只能越打越穷。
当日本发起九一八事变之后,我们会发现,从1931年到1936年,日本军费总共开销是51亿日元,等到了1937年开始真正大规模侵华战争打响后,从1937年到1941年后,日本军费总共开销达到441亿日元,年平均军费急速增长了10倍。
日本真正跟中国开打了才发现,日本从中国得到了,根本无法弥补他们所付出的,虽然他们在战场上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但他们的国内却在不断地流血。中日大规模开战仅一年后,日本轻工业企业停产的数量直接占了总数量的一半,失业人数从1937年的7万人激增至150万人,半失业者更多达300万人。
在中日全面开打之后,日本的军费直接占到了财政预算支出的七成以上,而且不断地在上升。整体预算支出直接猛增四倍,如此巨额的军费以日本的财政收入根本无法承担,于是只能疯狂增税。于是日本人平均税收负担直接增加了两倍以上。可以说,日本的侵华战争对国内带来的只有灾难,而没有任何战争红利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