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贞观十年(636年),一代贤后长孙皇后,病重与唐太宗诀别。她请求太宗重新任用房玄龄,并请太宗纳忠容谏,不要听信谗言,减省畋猎和营建,不要为她厚葬。其间,长孙皇后还言辞恳切地对唐太宗说:“妾之本宗,因缘葭莩以致禄位,即非德举,易至颠危,欲使其子孙保全,慎勿处之权要,但以外戚奉朝请足矣。”其言大意为:我的亲戚,因裙带关系而得到禄位,既然不是因德行而升至高位,便容易遭受灾难,为使其子孙得以保全,望陛下不要将他们安置在权要的位置上,只是以外戚身份定期朝见皇上就足够了。
长孙皇后遗言中提到的“葭莩”一词,原意是指芦苇里的薄膜,这里用作亲戚的代称,有史家干脆将它译为“裙带”。何为“裙带”,其本意是指妇女的裙子和衣带,随着意义的引申演变,后来用以比喻跟妻女姊妹有亲缘关系的人,而将用来互相勾结攀缘的姻亲关系,称作“裙带关系”,那种搞裙带关系的风气,即是“裙带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是这种风气的典型描绘。
唐太宗和长孙皇后情义深重,对于妻子的家族也十分恩宠。据《旧唐书·长孙皇后传》记载,长孙无忌与唐太宗为布衣之交,又是皇后胞兄,还是辅佐元勋,李世民视为心腹,让他自由出入皇宫内室,对他的待遇群臣无人堪比。几度想要任命他为尚书右仆射,却遭到长孙皇后的反对。长孙皇后觉得自己身为皇后,家族“尊贵已极”,不愿意家族子弟遍布朝廷。于是再三阻挠丈夫授予哥哥大权。太宗认为长孙无忌才兼文武,没有听从。但长孙皇后异常坚定,在无法说服丈夫的情况下,转而私下命令哥哥让他坚决辞职,拗不过妻子的坚持,李世民只得解除长孙无忌尚书右仆射的官职,但却将他升为从一品地开府仪同三司,让长孙无忌享受高官厚禄但不管事。长孙皇后这才满意地喜见颜间。
其实,无论讲论资排辈,还是讲对大唐王朝的贡献,长孙无忌身居高位都是无可非议的。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之兄,从小与李世民关系友善。大业十三年九月,李渊率太原兵渡河入关中以后,长孙无忌在朝邑长春宫谒见,被授予渭北道行军典鉴之职,后来又因功被授予比部郎中,封上党县公。武德九年六月,因参与决策玄武门之变,升迁左武候大将军。贞观二年,又授予尚书右仆射之职(唐朝尚书仆射与中书令、侍中同掌相权,而左仆射为首相),长孙无忌再三辞让,仅加开府仪同三司。贞观七年,册封司空,长孙无忌又推辞但太宗不从。唐太宗称当着公卿大臣的面评述无忌说:“善避嫌疑,长于应变,机智灵敏,先哲难比”。
正文
长孙皇后缘何力阻兄长身居高位
以上就是关于长孙皇后缘何力阻兄长身居高位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