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一生爱惜人才,举荐贤能不计其数。为人乐道者如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皆拔于“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之时。其对鼎鼎大名包拯的“一荐一弹”,尤能说明他待人既彰显其优长,亦批评其缺失的坦诚作风。
而《哨亭杂录》和《续资治通鉴》里却记载了有关欧阳修排挤他人的事。
《哨亭杂录》:“有宋一代,武臣寥寥,惟狄武襄立功广南,稍有生色,仁宗置诸(任命他负责)枢府甚为驾驭得宜。乃欧阳公露章(给皇帝上奏折同时予以公开发表者)劾之,至恐其有他心(担心狄青有篡位野心),岂人臣为国爱惜人才之道?狄公终以忧愤而卒。其后贼桧(秦桧)得以诬陷武穆(岳飞)者,亦袭(是学了)欧阳故智也。”
欧阳修给宋仁宗的奏折,《续资治通鉴》中记载:“臣观枢密使狄青,出自行伍,遂掌枢密。三四年间虽未见过失,而不幸有得军情之名。武臣掌国机密而得军情,岂是国家之利!欲乞罢青枢务,任以一州,既以保全之,亦为国家消未萌之患。”“书凡再上,留中不出。”
狄武襄是何人?即赫赫有名的北宋大将狄青,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出身黥面兵卒,善骑射。宝元初,任延州指使,临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所向披靡,屡立战功。身居高位后,仁宗劝他除去“面涅”(兵士与犯人脸上刺的符号),他说留着可以激励士气,一直不肯去掉。西夏四年间,历大小二十五战,皇佑四年升任枢密副使,次年率兵镇压侬智高,出敌不意,夜渡昆仑关,一举击平。史书称他:“治军严明,与士卒共甘苦,故出战常有功。”凯旋后升枢密使(宋代国家最高军事领导机关,与中书、门下并称文武二府),“旋被排挤去职。出判陈州而死。” 《宋史?狄青传》还称,“青奋行伍,十余年而贵”,为立宋以来,行伍而至此高位者一人。
欧阳修为何要去排挤这样一位十分杰出的军事将领,以至被人喻以秦桧一样的人。一直有强敌压境的北宋,不正迫切需要狄青这样的人才吗?
31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