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砖厂涉嫌从汉帝陵取土烧砖”的新闻引起网友关注。此前,中国的盗墓理由不外乎取财与复仇。而今天的“取土烧砖”又为挖坟掘墓添加了新的理由。
曹操墓墓道。
盗墓古已有之
事实上,挖坟掘墓在中国古已有之。虽然在中国古代,这种事为一般人忌讳,但总有些“不一般”的人不那么在意。
魏文帝曹丕就曾言:“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曹丕这么说当然是有依据的。汉末三国时期就是中国古代盗墓高发期之一,而曹丕的父亲曹操则被认为曾动用军事力量参与大规模“盗墓”。
三国时陈琳所写的名作《为袁绍檄豫州》中就有这样句子,“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这篇袁绍讨伐曹操时的檄文指责了曹操的盗墓行为,还称其特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职,专司盗墓。
当然,来自敌人的说法并不一定可靠。不过,这“发丘”、“摸金”的说法却为后世继承了下来。及至今日的一些盗墓小说中,则将其列为盗墓门派,大加想象。
理由不外乎复仇与取财
中国古代的盗墓理由不外乎取财与复仇。这其中最为普遍的盗墓动机就是劫取墓主的随葬物品。
晋人皇甫谧就曾这样记述,“丰财厚葬以启奸心,或剖破棺椁,或牵曵形骸,或剥臂捋金环,或扪肠求朱玉”。
而历史上为财盗墓的事例也屡屡见诸记载。这当然与中国古代的厚葬风俗有不小的关系。
例如在崇尚厚葬的汉代,很多汉墓在当时就已经被人盗掘。汉文帝霸陵在成书于汉代的《史记》中就已有被盗的记载,当时还发现了大量的“瘗钱”。汉武帝的茂陵也是多次被盗。在刘彻死后几年,茂陵就已遭盗掘,当时甚至还有人在扶风(今陕西省扶风县)买得墓中所葬玉箱、玉杖二物。
而出于复仇的盗墓在历史上也不鲜见。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伍子胥。
民间流传颇为广泛的说法是,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均为楚平王所杀,伍子胥被迫出逃吴国,发誓要搞垮楚国,以报杀雪恨。公元前506年,在孙武攻破楚国城池,成全吴王“春秋五霸”地位后,伍子胥找到死去不久的楚平王陵墓,把其尸体挖了出来,用鞭子抽打解恨,一直抽了三百下才住,此即“鞭尸三百”典故。
但《越绝·吴内传第四》对此事曾记载“子胥将卒六千人,操鞭笞平王之坟”。这还曾引发现代学术界“鞭尸”、“鞭坟”之争,有说法认为伍子胥当年根本未鞭尸,仅是鞭了楚平王的陵墓。
盗墓的职业化与反盗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