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甚至科学)里有许多我们不假思索使用的词语,像“死光”、“地球化改造”、“群体心智”“心灵感应”和“平行宇宙”,那么这些词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本文设法寻找了每一个词语最早的用例,但是除非一个词语是明明白白地由某人首创的,它总是可能还有更早的用例。但即便是那样,这些早期的使用还是能为我们的文学、语言学、甚至科学史描绘出一幅有趣的图像来。有些词语的创造者恰如其分,来自杰克·威廉森、威廉·吉布森、赫伯特·威尔斯、厄休拉•勒古恩这些著名科幻作家,还有些来自意想不到的渠道——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甚至政治家乔治•克列孟梭。
本文的资料主要来自三处,一是杰夫·普鲁彻(Jeff Prucher)的妙文《美丽新世界:科幻小说牛津词典》,二是“牛津英语词典科幻词语引用项目”,三是《牛津词典》本身。这些都是可以在其中畅游几日的好地方。
1. Alien(外星人/异形):任何不来自地球的人。
一直以来,“Alien”指的都是来自外国的事物,那么它是什么时候变成一个指代外星生物的专用词的呢?第一个在这个意义上使用“Alien”的大概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历史学家和散文家托马斯•卡莱尔,他有一阵子放弃了文人生活,去约克郡给一个农场主的儿子当家庭教师。在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中,他用故意夸张的笔法调侃了约克郡的生活和他在新邻居中间的格格不入:“我就仿佛一个来自其他行星的生灵,被丢到了这个黑暗的星球上。我是一个Alien,是本地人中间的一个朝圣者。”
▼不幸的是,今天Alien这个词的半壁江山已经被电影《异形》里的形象占据了,导致这个词让人自动联想到坏外星人。好外星人怎么办?用ET呗。图片来源:DanLuVisiArt
▼《史前一夜》插图。这样的火车头涂装真的没问题吗?图片来源:io9
2. Android(仿生人):拥有似人类外形,有时足以乱真的机器人。
在“robot”一词问世之前很久,人类就已经在幻想机械构成的生物了。钟表匠制作出了各种自动装置――扑腾翅膀的飞鸟,蹒跚祷告的僧人,还有作势奉茶或是演奏扬琴的人偶。随之自然出现了这样那样的传奇故事,述说自动机如何完成种种不可思议的(以当时的技术,也是不可能的)成就。有一则传奇的主人公是13世纪的天主教圣徒艾尔伯图斯•麦格努斯,据说他制作了一个机械脑袋,能回答人们的提问。
▼荧幕上最精彩的仿生人形象莫过于《银翼杀手》,改编自菲利普·迪克的小说《仿生人能梦见电子羊吗?》图片来源:电影海报
埃弗拉姆•钱伯斯在1728年撰写他的《百科全书》的时候,将表示“男人”的希腊语前缀“andr”和表示“外形相同或相似”的后缀“-oid”相组合,创造出“andreoides”来形容麦格努斯的神秘发明。到了19世纪,这个词开始大行其道,发明家给人形自动机申请专利的时候都用它。卢卡斯影业拥有其缩写形式“droid”的商标权。这个缩写的第一次出现或许是在马利•伍尔夫1952年的小说《全世界机器人,起来!》里――但是droid始终没有出现系列玩具。
3. Ansible(安赛波):一种超距瞬时通信技术。
厄休拉•勒古恩在1966年的小说《罗卡农的星球》中创造了这个词,用以表示一种能在浩瀚宇宙中即时通讯的装置。这在她后来的作品中也得到了沿用,并很快传播到了其他科幻作家的作品之中——最出名的案例也许是《安德的游戏》。那么,勒古恩又是怎么想到这个单词的呢?在2001年Usenet的一个帖子里,戴夫•古德曼宣称勒古恩曾经告诉他“ansible”是从“answerable”(可以应答)演变来的,她后来发现把这个词的字母换一下顺序就变成了“lesbian”(女同性恋者),这一点也使她觉得相当有趣。
▼《安德的游戏》原著里,安德使用安赛波远程实时指挥前线的舰队,这是相距数光年作战的唯一可行方式。不过电影里因为剧情改编需要,把他挪到了距离前线近得多的地方。图片来源:电影剧照
4. Beam(传送):依靠专用装置的短距离物质传送。
虽然一听到“beam”就使人想起《星际迷航》中柯克船长的台词“Beam me up, Scotty”(传我过去,史考特),但是这个词在1951年《科幻字典》的“物质传输机”条目下,就已经用来指称物质的传送了。范•沃格特的《非A世界》和莫雷•莱因斯特的《最后一艘太空船》都把“beamed”当作动词来形容物质传输机的运作,后一本书中更是充斥着战斗传送、疼痛传送、以及各种各样的传送,但是这两个故事里都没有将“beam”用作动词。一个名词不是来自科幻小说本身,而是来自别人对科幻小说的描述,“beam”就是一个例子。
▼严格地说,柯克船长从来没有在任何场合原样说过这句话,但他说过几句别的类似的话。同样,“这太简单了,我亲爱的华生”,还有“卢克,我是你父亲”也都没有原样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