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水下考古队员张瑞
张瑞下水前压腿的姿势更像是向大海祈祷的仪式。
张瑞在摸索前进时手掌被未知物体扎破。
在本市将近1300万人中,目前经过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的水下考古队员仅2人,从业人数为本市所有职业中最少。本市仅有的两名水下考古队员之一河北区32岁的小伙张瑞,瘦削的身材、长发背梳的造型初看起来文艺范儿十足,从业3年下水百余次,“南澳一号”水下考古抢救发掘工作是其参与过的最大项目,近期刚参与了发现并确认本市首例民国时期沉船发掘工作。
水下探宝看似神秘而刺激,事实上每次下水都是在危险的边缘游走,经常遭遇的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浑浊水下环境。数月浮在海上,大海捞针般反复潜水的发掘工作带来的更多是枯燥与无趣。
1996年正读高一的张瑞偶然了解到“1986年英国人迈克尔·哈彻到我国南海盗取了大量沉船宝物到国外拍卖,获得了巨额利润,震惊了整个中国考古界”事件后,内心深受刺激,立志要从事水下考古工作保护自己国家的水下文物。后来张瑞顺利考上西北大学考古系,毕业后进入本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了一名野外考古工作者。最终在2009年全国第五期水下考古培训班学员招收中,张瑞经过考核成为当期培训班成员之一。
张瑞说,入选培训班首先要具备考古专业能力,另外因潜水对人身体条件的要求,如不能患中耳炎、身体强健等,筛选十分严苛。培训班除培养队员水下考古专业知识外,还要求队员必须最终拿到世界潜水联合会国际潜水员CMAS三星证书。因此即便入选培训班,仍有个别队员因潜水能力不过关或中途主动放弃等原因被淘汰。从1989年开始,经过五期的培训,我国现有共87名水下考古专业人员获得专业资格证书,保证了我国拥有一支 60人左右的水下考古一线队伍。
水下考古队员们并不是全年工作,天气、水温、水底能见度及潜水设备状况都是下水必须考虑的因素,因此每年适宜开展水下考古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夏秋间的几个月。张瑞目前参与过的最大水下考古项目是2010年的“南澳一号”水下考古抢救发掘工作,在摄影上有一定造诣的他当时负责水下摄像工作。正是这一工作的便利,张瑞第一时间见到了那些学术价值极高的文物。张瑞提到,“南澳一号”除了满仓的瓷器文物价值极高外,大量出水的棋子、核桃、橄榄、腌肉等物品同样学术价值极高。此外,“南澳一号”号还发现了大量的铜饼,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张瑞解释说,因为经常闹“铜荒”,整个明代是禁止出口铜的,大批出口铜器在当时来说是一种非法的贸易行为。正是这些发现,让张瑞视野大增。
水下考古工作危险性高且人才稀缺,待遇如何?平常不下水考古时,张瑞在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常上班,月薪4000多元。下水考古时会有额外补贴,在出海的几个月中,张瑞月薪最高可以达到上万元。不过对擅长摄影的他来说,收费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的婚庆摄影、个人写真等活儿,给他带来的收入要比水下考古的工作高多了,同时还轻松安全。但是张瑞觉得:“水下考古是我的兴趣所在,我乐意从事这一工作。”
水下一片漆黑 队员生死相依
电影《国家宝藏》给人呈现的考古充满了猎奇与刺激,因此身边人往往对张瑞的工作羡慕不已。对此张瑞只能报以无奈,他提到,水下考古工作和大家的想象有很大差距。真实的考古工作属于历史科学范畴,它需要理性、严谨的研究和推理,是充满艰辛和汗水的工作。大多数时候,张瑞和队员们潜到水下20米、30米的地方周围一片漆黑,人会完全没有方位与层次感,不知道是在多少米的水下悬浮,也不知道周围离你两三厘米的地方是你的工作伙伴还是一条鲨鱼。
沉船附近一般挂住的渔网、绳索较多,队员在发掘古沉船的工作过程中被渔网罩住不能动弹、绳索挂住氧气瓶、被海鱼蜇伤等各种危急情况时有发生,每次潜水氧气量有限,允许的工作时间一般在半小时左右,突发情况处理起来稍有不慎或者氧气耗尽就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顺利完成一次水下考古的任务,不仅需要制定严格的工作流程,还需要水下考古队员的应变能力和团队配合。这不仅仅是工作的要求,也是对特殊环境下,为保证队员人身安全的一种措施,非特殊情况极少有队员单独行动。
张瑞说:“大家感兴趣的故事,在我们真实工作中都是带有危险的尝试。”2009年在福建平潭水下发掘瓷器文物的工作期间,有一次由于水下工作太过“投入”耗气过多,当准备从水底回潜时,突然发现自身气瓶压力只有20bar了,这相当于汽车油箱快没汽油了。危急下张瑞立即向“潜伴”求助,借助备用调节器赶紧呼吸同伴瓶中的氧气迅速浮上水面。如果没有同伴协助,张瑞就回不来了。新报记者 彭未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