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前测量,体重145KG,身高154CM。记者 张玉杰/摄
身高145厘米、体重竟达145公斤,昨天下午4点50分左右,德宏陇川的胖小伙李根户一出现在昆明机场就引来了很多人好奇的目光。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来昆明……李根户用很多个第一次拉开了变瘦的序曲。
为了去机场接李根户,解放军478医院外一科主任汪学伦昨天早早来到科室,“他的家庭状况不是太好,我们医院经过多次研究,打算为他免费进行‘捆扎带胃减容’手术。”
汪学伦介绍,捆扎带胃减容手术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减肥方法,是通过减小胃的容量而达到减肥效果。手术后病人恢复快,并且减肥效果明显。汪学伦表示,如果李根户的手术进行顺利,他有望一年甩掉50公斤肥肉。
医院为他找出最大号病服
昨天下午4点,解放军478医院外一科内,医护人员们忙碌着准备迎接“云南第一胖”李根户的到来。鲜花已经买好、病房已经布置妥当、车辆已在待命……然而,大家脸上还是有一丝丝紧张,毕竟,接待这样的特殊病人还是第一次。
“听说他上厕所都要骑摩托车呢!”外一科的一名护士说。为了李根户,外一科专门找出了最大号病员服,“不知道够不够穿,如果不行的话,我就不知道怎么办了。”护士微笑着说。
据李根户的哥哥介绍,他们的爷爷并不胖,但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就开始发胖,他父亲最胖的时候曾达到108.5公斤,而母亲最胖的时候有70公斤,哥哥们的体形也略显肥胖,“没想到他一下子能把所有人的纪录都给打破了,最重的时候有150公斤左右”。22岁时,李根户一年长了20多公斤,体重由80公斤猛然飙升到100公斤,商店里已经买不到合适的衣服、裤子;行动也越来越迟缓,他自己也越来越不想动了……李根户的生活开始急转直下,随着体重的增加,起初还可以放牛、捉鱼,帮着家里做点零活的他,到后来只能以摩托车代步,做点轻活都觉得吃力。
近两年来,因为长得太胖,李根户只能坐着睡觉,有时在沙发上坐着,别人和他讲着话他都会睡着。李根户还特别能睡,一天睡12个小时还睡不醒。家里人想了很多办法让李根户减肥,吃了四五千元的减肥药,反而越吃越胖。
500米路走得气喘吁吁
“来了,来了。”昨天下午5点,李根户出现在昆明机场,大家一眼就认出了他。“我们连接人的名字都没写,谁会认不出他呢?”来接机的医护人员开玩笑地说。
身上穿着最大号的衬衣,仍然绷得紧紧的露出半个肚皮,李根户一出现在昆明机场就引来很多人注目。从下飞机到出关,这一段不远的路让他走得气喘吁吁。“累啊!”李根户说。细密的汗珠从他的额头、胳膊上不断地流出,可他还是说:“昆明好凉爽啊!”从机场出来到车上不到500米的距离,李根户走了大约7分钟。救护车上的位子太窄,他一屁股坐了下去,“没事吧,承担得住吧?”医护人员担心地小声说。
第一次坐飞机的李根户还受到了特殊待遇。“椅子太窄了坐不下去啊,后来有个女的给我换了位置,让我换到了前面去。”李根户所说的前面就是头等舱,“前面的椅子宽,能坐进去。”虽然坐进了头等舱,但40分钟的飞行还是令李根户感觉不舒服,起飞和降落时出现的头晕症状让他略显疲惫。
因为感冒,这两天他一直食欲不振。“早上没怎么吃饭,本来可以吃一大碗的,早上只吃了一点点。”李根户的哥哥心疼地说。由于手上、胳膊上脂肪太厚,不能输液的李根户只能用吃药来抵御感冒。也是因为感冒,最近李根户还瘦了几斤,即使这样,为他称体重的检查还是给医院出了难题。
“科室里的秤是多少斤的啊?”李根户一上车,汪学伦就马上打电话到科室里落实秤的问题。由于外一科没有足够限重的秤,李根户只能到体检科进行称重。“对没对啊?我还是第一次称这么重的人,没错吧?要不要再称一次?”电子秤读了两次数据,医护人员还是满腹怀疑地说。145公斤、145厘米,这是李根户的体重和身高,其肥胖指数已达68.96,而根据相关规定,肥胖指数大于40就视为重度肥胖。
“娶媳妇。”当问及减肥后他最想干什么时,李根户羞涩地说。这个28岁的小伙子,盼望着有一天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解放军478医院的善举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希望,但在这之前,他还需要迈过几道坎。
两道坎关系手术成败
“捆扎带胃减容手术不需切除任何胃肠道,就像在一个巨大的胃上绑一根带子,这样带子上面的胃部就会因压力过大始终感觉到饱腹感,吃得少了体重就会很轻松地减下来。”汪学伦说,捆扎带是一种长约15厘米、宽1.5厘米由聚合材料制成的带子,这根带子能在不破坏胃粘膜、保证胃部血液畅通的情况下控制患者的食欲。不仅如此,捆扎带还可以调节胃部的松紧。相较抽脂手术,捆扎带胃减容手术的好处是不易反弹。
然而,这种手术也需要一定的条件:排除内分泌失调的单纯性肥胖者;肥胖指数大于33的肥胖患者;经过正规内科治疗失败者;年龄在60岁以下。明天,医院将为李根户进行全面检查,以确定是否能手术。
如果手术,麻醉和心肺功能同样是个难题。“如果他脖子上脂肪太多,很可能给插管麻醉带来一定困难。因为他的体重过大,心肺功能是否能经得起长时间的麻醉,也是手术需要克服的问题。”汪学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