咆哮西风带形成的原因是什么?那就要从西风带开始讲述,西风带是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大致在南北纬30至60度之间)的行星风带,其中北半球受大陆的影响,西风所带来的影响不大,而南半球都是海洋,西风带可以用“咆哮”这个词来形容。
人们把把南纬40-50°的这片海域称为“咆哮西风带”,因为每2-3天就会有一个气旋经过,它引起的巨浪可以达到几十米。
广阔的海洋使得西风从大洋的这头一直没有阻拦的吹到另外一头,海况极其恶劣。当年失事的马航飞机最后的轨迹就在这片海域附近,所以说搜寻的难度很大。
同时,南西风带所带来的巨浪和恶劣的天气也是阻挡人类去往南极大陆的一个不确定因素。
咆哮西风带形成的原因
西风带,一般位于南、北纬 35°到 65°之间,盛行西风,温带气旋活动较为频繁,风大浪高,气候条件较为恶劣。地球不同纬度受太阳辐射能量分布不均匀,存在着温度梯度和气压梯度,所以空气要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而由于地球的地转偏向力,导致吹向极地的风偏转为西风。说起西风带的成因,自然要提到大气三圈环流:哈德莱环流、费雷尔环流、极地环流。不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这三个环流都是存在且互相作用的。由于费雷尔环流较弱,西风带的产生受哈德莱环流影响较大。
哈德莱流环是由赤道向两极运动形成的直接热力环流。由于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北半球的南风逐渐偏右,南半球的北风逐渐偏左,最终在南北半球 35°到 65°之间都形成西风带。但由于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地表状况不同,在南半球海洋居多,几乎没有大陆,尤其在南大洋上,西风受到的摩擦力小,像是在镜子上运动,畅流无阻,故风速较大。所以西风带在南半球更有威力。
西风带气候特征
西风带位于南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是赤道上空受热上升的热空气与极地上空的冷空气交汇的地带。冬暖夏凉,年温差小;全年雨季,冬雨较多;气温年变化与日变化都很小;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西风带常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之间,终年湿润,气温年变化较小,冬季不冷,夏季不热,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大西洋、美洲太平洋沿岸都属于这种气候。
西风带对气象条件的影响
西风带在运动过程中也是不均匀的,会有波动产生和发展。一般来说,在西风带中,这种波动称为罗斯贝波,波谷称为槽,波峰称为脊,槽前较容易形成温带气旋,天气恶劣,容易生成大风降雨的天气,在槽后脊前天气较好。西风带的位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南半球,夏季偏南,冬季偏北。同时,在冬季,西风带海域的气旋也会更加频繁地活动。
“咆哮”,是对南半球西风带的形象描述。这里常年盛行 5~6级西风和 5~6米涌浪,全年各月都有7~10天7级以上大风天气,已有观测资料记录的最大风速达35米/秒,浪高34米。且该海域流速快、流幅宽、厚度大,具有巨大的流量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