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有过上公开课的经历,大家会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上公开课时,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表现得更加规矩和认真。平常一些上课爱开小差的同学,在上公开课的时候也表现得非常认真,和往常大不一样。实际上,这就是一种霍桑效应。那么,霍桑效应是什么意思?它在生活中有哪些例子?有何启示?
霍桑效应什么意思?
霍桑效应是指,当人们知道自己成为被观察对象的时候,会做出改变行为的一种倾向。这个效应来源于一项调查研究。哈佛大学的梅奥教授在一家名为霍桑的工厂里展开了一项科学调研活动。他们研究的目的,是如何促进工厂职工的工作绩效。结果发现,无论梅奥教授如何改变变量,工人们的工作绩效都差不多,当时梅奥教授很疑惑,于是找来了工人询问。结果工人表示,因为我们知道你们在做研究,所以这些绩效是刻意表现出来的。
原来,当被试者知道自己身处实验环境的时候,便会更加倾向于配合实验者完成实验。但是这样的效果,却起了反作用,这便是霍桑效应。
霍桑效应在生活中的例子有哪些?
1、在管理学中
在电视剧《扫黑风暴》中,骆山河一行人刚刚来绿藤市的时候,并没有发现当地存在着什么明显的黑恶势力,所以没有突破口。后来才知道,正是因为督导队来临,才让那些绿藤市的“大佬”们刻意地收敛了许多。实际上,这便是霍桑效应在管理学中的弊端。通常而言,当上级大张旗鼓的来下面考察员工的时候,员工所表现出来的状态都不是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而是因为某种压力故意“作”出来的。所以,在管理学中,一味的强调对员工进行强令监督,往往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因为员工可能会在人前人后两个样。只有注重员工的真实需求,倾听他们的内心想法,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2、在教育中
在教育中,霍桑效应的运用也比较普遍。曾经国外有一所学校,在学生入学前会对所有的学生进行智力测验,然后分班。结果在一次例行检查中发现,上一届入学的学生中,有一批学生的智力测试结果因为某种失误被颠倒了。也就是说,普通班的学生其实智力要强于优秀班的。然而,神奇的一点是,优秀班的学生并没有因为智力水平较低而比普通班的学生学习成绩差,反而他们和其他优秀班学生的学习成绩一样地优秀。
实际上,这些普通的孩子之所以会变得优秀,并非智力水平高,而是因为他们被当作了优等生对待,也从心底里暗示自己是优秀的,再加上老师的额外关注,他们便从一个“假的”优等生变成了真正的优等生了。
霍桑效应的启示
1、暗示的重要性
有时候,善意的谎言和夸奖真的可以成就一个人。因为我们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往哪个方向去努力,最终成为那样的人。
2、关注的重要性
许多时候,企业在提升员工积极性方面,都只考虑到了福利待遇。实际上,员工更加需要的则是一个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一些企业即使待遇不算很高,但是领导对员工却有很强的认同感,他们会经常的鼓励员工,关心员工,并且和员工一起面对困难。这样的团队会更加具有凝聚力,所爆发出来的战斗力也会更加强大。
总的来说,霍桑效应是管理学中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效应,它体现在各个方面,管理者可以通过这种技巧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员工也可以利用这种暗示来提升自己的工作动力。
晕轮效应是什么意思?
晕轮效应于上世纪2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提出。他认为,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往往是从局部扩散到整体,因此这也容易造成以偏概全的现象。当一个人的身上被标注了某种积极的特质时...【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