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目前设想出了一种较小的概念飞船,称为“殖民星际飞船”(Colonized Interstellar Vessel或CIV)。当人类乘坐这样的星际飞船的时候,上面的生活空间和地球上的十分类似。不过,科学家表示,在目前的科技条件下,要想建造一艘能搭载人类进行星际飞行的飞船仍需要上百年的探索和研究。
从早期文艺复兴到现代文明时期,探索遥远的未知世界一直是人类的梦想。在历史上,人们想象中的星际航行,是在一艘巨大的金属飞船中有良田、湖泊甚至高山。然而,建造能够容纳下这些的飞船是行不通的。
虽然建造星际飞船会遇到大量的科学和技术问题,但是星际飞船的建造能极大拓展人类在宇宙中的疆域,还能够保存和散布人类文明的火种。要想实现这样的星际飞行殖民计划,不但要考虑飞船成员的生理、心理等问题,还要考虑如何有效屏蔽对人类有害的宇宙高能射线。
目前的探测表明,离地球最近的适合生命生存的星球至少在10光年之外,这需要飞船飞行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
在建造飞船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周全,以保证驾驶者能够熟练使用和操控。在最基本层面,这样的殖民星际飞船被认为由多个相对对立的结构单元组成,每一个都包含有为星际殖民者建造的类似地球上的建筑景观,以保证他们心理上的需要。其它一些满足生理和心理需求的方法,在飞船环境设计的时候都需要整体考虑。
人类的大脑或将永远是搭载在星际飞船上最先进的“机器”,这就要求周围应该是富有生机和启发作用的的环境,而不仅仅局限于功能上的考虑。
早在1975年,科学家就开始了对建造星际概念飞船进行探讨和研究,其中有一种被称为“斯坦福环”(Stanford Torus)的设计方案。斯坦福环的整体结构像一个巨大的轮胎,在飞行的过程中能够不停的缓慢旋转,用于产生人造重力。如果旋转的速度合适,它能够产生和地球上一样的重力加速度。这种环形结构设计能够提供更有效和紧致的生活和工作空间,而且能够节省建设费用。
目前还有一种结构设想正在进行开展,它的设计思路是相互连接的一个个独立的舱室结构共同围绕零重力中心旋转,每一个舱室中都包含有居住区、功能区、公共休闲区以及开展研究的区域。为了使飞船设计具有更大的灵活性,飞船整体是模块化设计。任何一种设计都必须考虑到今后的升级和改造。
整艘巨大的飞船由许多模块舱室组成,每一个舱室设计的特点和功能布局各不相同。飞船中的人可以漫步飞船内部的任何区域。建造的方案是,设计5个最初的模块,每一个的跨度达775米,然后组合在一起。这样的一个组合体可以搭载大约1万名成员(1万名成员是能够保证一个健康和多样化社会的最少人口)。
这样把飞船设计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舱室,有利于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流行和爆发以及船舱损坏。在这样的人工环境下,生物节律必须要人工干预。
设计这样一艘飞船需要几十年、几个世纪甚至更长的时间,但人类进行星际航行播撒人类文明火种的愿望是不可阻挡的
精彩文章:水怪事件 清东陵
世界上真的有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