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正在玉米洞化石点发掘 通讯员 裴健 摄
黄万波教授正在清理从玉米洞发掘出的大量动物骨骼化石通讯员 朱丹摄
前天,中科院教授黄万波一行,在巫山县一个玉米洞里,发掘出大批13万年前的动物化石,意外发现“巫山人”存在的链条痕迹。今年10月下旬以来,由黄万波教授领衔的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专家学者一行数人,在巫山县庙宇镇展开科考调研,为204万年前“巫山人”龙骨坡遗址第四次发掘作最后准备。据悉,这次发掘工作拟于11月11日进行,“巫山人”存在之谜有待揭开。
玉米洞里要点蜡烛前行
玉米洞位于庙宇镇龙骨坡遗址西南方,洞口位于半山腰上,距龙骨坡遗址大约10公里。它是一个天然溶洞,洞门原本被淤泥掩埋,上世纪九十年代,当地人为采集一种叫“龙石”的石料卖钱,将洞门打开。
昨天,当地小营村村主任丁进春介绍说,2003年盛夏,他曾与镇上几位村民点着蜡烛钻进玉米洞歇凉,并看稀奇。“洞往东北方,正朝龙骨坡遗址方向延伸,里面有很多钟乳石、石笋,洞底一小股清水往外流,听老人说,以前天干时,当地老百姓还钻进洞里挑过水吃。洞里也看到不少亮晶晶的糯米石(龙石)。”丁主任说,洞很深,他们进洞出洞一趟,一支蜡烛刚好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