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它的本意是推陈出新,继往开来。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文化活力之源,体现了积极进取、追求进步的精神状态。
创者,发明也;新者,事物也。北京史前时期(旧、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充分说明:远古先民在适应环境、改造自然、发展自身的过程中,集聪明才智锐意创新。古人“生下来、活下去”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
因地制宜的石器制作方法
旧石器时代早期,北京猿人在房山周口店创造了灿烂的石器文化。不过,大家可能不知道,当地主要的石材是脉石英。它含硅量较高,质地硬,所以在打击时经常发生粉碎性破裂,很难产生规整的石片。
材料影响方法。面对这样劣质的原料,北京发明了管钻法对石器穿孔。这是比旧石器时代的挖穿、打穿要技高一筹的。出土的骨梗石刃器,还表明掌握了取得和使用胶的技能——这是古人应用化学知识的创新。
不断进步的骨角器加工
相比旧石器早期周口店第1地点的骨器加工还只能用锤击法,旧石器中期周口店第4地点发现的磨制骨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磨制骨制品之一,代表了现有技术的大踏步进步和一种新的磨制工艺技术的开端。
旧石器晚期,山顶洞人将工业重点由石器制作转移到骨角制品和装饰品制作上,如磨光鹿角、骨针、穿孔的兽牙、鱼骨、骨管等。这说明骨角器的使用比重上升,成为此时原始人类工具组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府井东方广场古遗址出土的骨器主要采用了国内少见的砸击法制作。
骨角器由旧石器早期的打制、修整到中期出现磨制,再到晚期出现挖孔是不断进步的。是对同一原材料制作技术上的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