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构造叹为观止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已发现带有“官”字样的板瓦200余件,更进一步证实黎阳仓为隋朝官仓的说法。
黎阳仓的发掘现场比很多考古发掘现场都要壮观,因为当初这里是一座城。“隋唐时期,大型的粮仓一般布设城墙,还有小城堡,有专人看守,这些都在考古发掘中得以证实。”目前已知仓城东西宽约260米,南北长约280米,探明的仓窖已达84个。刘海旺表示,应该还有更多的仓窖。
黎阳仓的规模在当时众多官仓中是数一数二的,自古有“黎阳收,顾九州”的说法,虽然没有关于储量的准确记载,但有一些间接史料可凭后人猜想。宋代诗人张舜民在他的《画墁录》一书中描述黎阳仓为“予尝登大伾,仓窖犹存,各容数十万,遍冒一山之上”。张舜民看到的是漫山遍野的仓窖,每个仓窖都能容纳数十万石粮食。
虽然对黎阳仓的发掘并没有完全结束,但是仓窖规模已初显。目前考古工作人员挖掘了3个仓窖,一个是完全挖掘的,其余两个都只挖了一半,仓窖直径达8米,向下纵深2.5米。据称,在已探明的仓窖中,最大的直径可达14米,最深的纵深可达7米。所有仓窖均口大底小,这也是当时广泛使用的一种粮仓制式。依照目前的储量估算,黎阳仓可储粮3000多万斤,够8万人吃一年。 现代的粮库要依靠精密仪器做到恒温恒湿,才能保证粮食长久贮存不会发霉变质,那么,古人又是如何在地下储粮并做到防潮防虫的呢?“古代粮仓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要选择建在干燥的缓坡地上,还要濒临水运通道,以便大规模集中和转运储藏粮食,仓城的布局也要有总体设计,功能区分布合理。黎阳仓所在的地方,土质为黄土,直立性好,挖窖不易坍塌,挖好窖后将坑底夯实,窖壁也修整得光滑坚实,然后用火烘烤,除去湿气,再铺设木板、草、糠、席子,也是为了防潮。粮食装袋后填入窖中,坑满后,再铺上席子,堆糠垫草,最外层用厚厚的黄泥、青泥膏等密封,密封好的粮窖顶端为圆锥形,这样存放的粮食,最长可以贮存9年。”刘海旺说。1969年,对隋唐时期另一著名粮仓含嘉仓进行考古发掘时,考古队员在一个仓窖内发现了50万斤北宋时期存入的谷子,虽已炭化,但大都还颗粒完整。可见,古人储粮技术已多么成熟。
地下仓窖到地上粮库
黎阳仓建于隋朝,唐朝中期被废弃,北宋初年被重建复用,北宋晚期再次废弃。由于隋唐时期的地下仓窖是窖穴形,依山坡地形而建,仓窖的开口不在一个平面上。到了宋朝,粮仓从地下转到了地上,开始了地上粮仓时代。黎阳仓的考古现场可以看到两种粮仓不同的蛛丝马迹。“为了确保地上大型仓库建筑的基础坚实与稳固,宋人在原来隋唐窖藏区内层层平整填土筑夯,形成一个完整的大面积夯土基础平面,在此基础上营建大型土木结构库房。”一位考古人员说。 为什么兴盛于隋朝的国家粮仓在唐代被废弃呢?考古专家推测,这可能与唐朝统治者总结和吸取隋朝灭亡教训、不在都城之外兴建大型粮仓有直接关系。隋朝兴建大规模国家粮仓对巩固政权发挥了重大作用,但都城以外的粮仓,缺少重兵把守,易于失守,这也为隋朝灭亡埋下了隐患。 而到了北宋为何又告别完备的地下储粮技术,转而建造地上仓库?这至今仍是个谜。也许随着对黎阳仓的进一步发掘,这个谜团会一步步解开。
相关链接
黎阳仓是隋朝的国家粮仓。隋炀帝3次远征高丽,都是从黎阳仓抽调的军粮。李世民远征辽东,同样是以黎阳仓作为基础。在瓦岗军起义的大起大落中,争夺黎阳仓成为瓦岗军走出低谷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李密听取徐茂公的建议,攻下黎阳仓并开仓放粮,使得起义军队伍一下增加20万人。在取得了洛口仓、回洛仓、黎阳仓等国家大型官仓后,李密曾即兴在讨隋檄文中写下“既得回洛,又取黎阳,天下之仓,尽非隋有。四方起义,足食足兵,无前无敌”等文字,可见黎阳仓当时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