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小时候老家的房子还是木头的梁,横梁上经常会有燕子筑巢,每年春天飞进家门,在巢里产卵、孵化,到了秋天又带着一家人飞到更暖的南方去过冬,来年春天再飞回来。
小时候特别渴望能拥有像燕子一样的翅膀,那样就可以自由自在的在天空飞翔。那么你知道世界上飞行速度最快的鸟是什么吗?它的名字叫做尖尾雨燕。尖尾雨燕是什么鸟呢?为什么它可以飞得这么快呢?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尖尾雨燕是什么?
雨燕是雨燕科鸟类的通称,多达18属84种,我国只有7种,如针尾雨燕属的白喉针尾雨燕(见下图)。虽名燕,与燕子相似,但与燕科为鸣禽不同,雨燕科为小型攀禽,4个脚趾全部都朝前,和著名的蜂鸟是近亲。
雨燕的种类繁多,最著名的莫过于金丝燕类,部分种类的巢穴就是名贵的滋补品燕窝。雨燕分为软尾雨燕亚科和刺尾雨燕亚科,如侏棕雨燕属的叉尾棕雨燕(见上图)、黑雨燕属的栗领黑雨燕(见上图)。雨燕分布广泛,除两极、智利南部、阿根廷、纽西兰和澳大利亚大部地区未见分布外,几乎遍布全球有些种类在高纬度地区繁殖而到热带地区越冬,是著名的候鸟,有些则是热带地区的留鸟。如雨燕属的白腰雨燕(见下图),又名白尾根麻燕、大白腰野燕,体长18厘米,为比较常见的种类。
尖尾雨燕为雨燕目雨燕科雨燕属鸟类,体长约16厘米,翼展42到48厘米,体重36-50克。体形近似家燕而稍大,两翅特别狭长,飞行时向后弯曲如镰刀状,尾深叉状。全身除颈和喉为污白色外,几乎纯为黑色。背部羽毛浓黑色,并具有光泽,前额较淡。腹部羽毛大多具有白色狭缘。眼暗褐色。嘴短阔,纯黑色。脚和趾暗紫褐色,4趾向前,不能直立走动。
尖尾雨燕主要栖息于在平原或山区城市以及村庄上空。夏天晨昏常结群在城楼、古旧塔寺附近集成大群于高空疾飞捕虫,能长时间持续飞翔,有时也在旷野田圃间或湖沼水面上空回旋疾飞。
尖尾雨燕的巢系由黏性的唾液黏合细枝、芽、苔藓和羽毛而成。巢筑在洞壁上或烟囱的内壁、岩缝、空心树内。少数种类的巢筑在棕榈叶上,最特别的例子是热带的亚洲棕榈雨燕(Cypsiurus parvus),它的小而扁平的羽毛巢在一片棕榈叶上,巢竖挂,甚或倒挂,卵黏在巢上。
尖尾雨燕在城墙、古塔、庙宇、宫殿的窟窿中营巢,故有楼燕之称。旧巢可多年复用。尖尾雨燕通常产2~3枚白色卵。在食物缺乏时,蛋和幼雏都可以降到接近环境的温度,减缓其发育以节省食源。幼鸟留在窝内或守在窝旁6~10周,时间的长短大都取决于食物供给。幼鸟羽毛长成像成鸟后,即能熟练地飞行。当小雨燕第一次飞上天空后,它们会一连两到三年都不降落。
尖尾雨燕鸣叫声尖锐,尾声高扬,以昆虫为食,夏时为消灭害虫的生力军,有益农林,是著名的食虫益鸟。
尖尾雨燕虽短距离飞速不及游隼、军舰鸟,游隼在捕捉猎物时的俯冲速度可以达到360公里/小时,军舰鸟捕食时的飞行时速可达400公里左右,但整体上看,尖尾雨燕是飞行速度最快的鸟类,也是长途飞行的冠军,季节迁徙时能以110公里/小时的速度飞行上万公里。尖尾雨燕平时飞行的速度为170千米/小时,最快时可达352.5千米/小时,堪称飞得最快的鸟。
尖尾雨燕总是不停地在飞,在飞行20年以后,它们的飞行里程可以达到380万公里。这是多么长的距离啊!相当于往返地球和月球5次。
1999年10月,尖尾雨燕被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列为世界四级保护动物。在我国的几种雨燕数量日益减少,不少种类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普通雨燕也越来越罕见,亟待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