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边陲,逶迤的澜沧的江从东北向西南浩浩荡荡流去,河岸两旁都是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密不通风,终年云雾缭绕,就像是碧波万顷的绿色海洋。西双版纳是我国和缅甸接壤处的一个自治州,在它的密林深处,仍保留着一块广漠洪荒的处女地。
这种神秘怪物就如史前生物干尸一般,大概就是像毛毯一般,尺寸差不多两米见方以上,有的还要大。并且这种吸血毯最恐怖之处便在于它能够瞬间吸干人血,致人以死地,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具体说说这吸血毯。
吸血毯,西双版纳的神秘怪物
这块人迹罕至的土地,地上堆积着一层厚厚的已经腐败的落叶,在密林纵深的地带的河流里,几个世纪以来,当地居民一直流传着有一种神秘莫测、奇形怪状的动物,虽然这种动物谁也没有捉到过,但是密林深处确实是存在,听当地老人们描述起来非常恐怖……这怪物当地人叫它为“地皮卷”,外形非常似一张“毛毯”,大家叫它为吸血毯。
听看到过的老人说,这家伙就像家里睡觉用的毛毯一样,尺寸差不多两米见方以上,有的还要大,生活在热带雨林中深潭里或岩层的缝隙里,吸血毯的背面复生了好多毛绒绒的青苔般的细毛,腹面有好多像灯盏一般大小的吸盘,吸血毯的吸盘若是吸在人或动物的身体上,那吸盘就像蚂蝗一样,是没有办法扯开来的,一直将俘获物的血液吸干为止,因此,任何动物落入其手,就必死无疑了,因此,当地居民谈怪色变。但是这种生物既不是吸血鱼,又不是吸血蝙蝠,那到底是什么呢?
猎狗丧生“吸血毯”
2000年3月15日,有个当地的猎人在江边过夜,对面是国家自然保护区,这个猎人叫腊茂立,他是一个钓鱼爱好者,看到月明风清,良辰美景,正好在这里消磨到午夜,晚上若是不打瞌睡,他准备在此呆到天亮。他两只眼睛盯着水面出神,并未意识到时间正在一秒一秒地逝去,暮色四合的夜空,他手持钓竿一动不动地坐着,突然,腊茂立在无意之中发现,在离他不远的河里,漂浮着一张四四方方的黑糊糊的物体。
这是什么东西呢?倒像是一张被人丢弃在河边的毛毯!“毛毯啊”在水面缓慢地漂浮着,在这原始森林里,谁会丢弃一张毛毯?他站起来眺望着,集中精力察看,好奇心驱使他决定走近去瞧瞧,看到底是什么东西?他放下手中的鱼竿走过去,那“毛毯”仍然一动不动,他仔细观察,才发现在这张“毛毯”的一角,是它的头部,生着两着细小而亮晶晶的小眼睛,在月色下蓝幽幽的,对称的另一角,生着一条细长的尾巴,这“毛毯”的另两只角,其实是它的双翼,他感觉这不是什么“毛毯”,而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
于是,好奇心驱使他,蹲下来抓起一块石头,朝这张“毛毯”扔过去,“扑”的一声,正砸在它的中心,这时,奇迹发生了,这张“毛毯”突然飞了起来,滑翔在水面上飞了一段距离,很快就在水面消失了,显然,这是一个动物,真是不可思议,这到底是啥东西呢?半夜时候,突然听到从河边传来一阵凄惨的狗叫声,他急忙起来一看,看见自己带来的那只母狗黄虎和它的崽子小虎不见了,他急忙奔出去一看,小虎正在河边拼命挣扎。
原来它不知被什么拖下水了,母狗黄虎急得不得了!连连用嘴巴咬住这张吸血毯的一角。拼命扯着,小狗却在凄厉嚎叫,在水里不停的捣腾,好半天拖出一张“毛毯”一样的玩意,后来毛毯被母狗摔到岸边,用嘴猛咬……那张毛毯看见腊茂立走近,猛地裹着狗,沉下水底,在水下经过一阵厮打,母狗挣扎脱身,浮上水面,但是可怜的小狗已经丧生了……猎人好奇地跑去看,啊!多么恐怖,那吸血毯体上的像饭碗般大小的“吸盘”将小狗身上的毛褪尽了,小狗身上白惨惨的,没有半点鲜血,显然,它是被怪物吸干血了,看见这情景,腊茂立毛骨悚然。
兄弟智斗吸血怪物
无独有偶,当年秋天,有两个傣族的兄弟,午夜点着火把进入打洛河的一处岩洞捉石蛙,这个幽森森的岩洞,岩洞里到处遗下一堆堆完整的野兽的白骨,从这些完整的骨骸看出,野兽都是整个儿在此前倒地死去的。这岩洞地处有名的岩溶地带,周围山崖连着山崖,暗洞连着暗洞,真是千疮百孔。
构成地下的迷宫,进入这些暗洞寻找一个走失的孩子,简直就是大海捞针。突然,幽森的岩洞里传来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他以为弟弟是遇上了大蟒蛇什么的,他慌忙从背篓里抽出腰刀,看见弟弟的下半身裹着一张绿幽幽的“毛毯”拼命跺脚,最后倒在地上,痛苦挣扎滚动着,声嘶力竭地喊道:“哥!救命啊,我不知被什么裹住脚了,痛死我了”。
他用手一摸,这毛毯软绵绵的,上面滑溜溜的有一层粘液。这时他举起腰刀,但又怕误伤了弟弟,无从下手砍下去,最后他急中生智,举起手上的火把,朝怪物烧去,只听“吱”的一下,这家伙怪叫一声,空气里发出一股烧焦毛发的臭味,那怪物被火把一烧,陡然间身子一缩,放开了猎物,在地上飞快地一张一卷、一张一卷地朝前方逃去。
一直逃到岩洞里的一个幽深的水潭,跃入水潭后很快在清幽幽的水面消失得无影无踪。做哥哥的过去看着倒地呻吟的弟弟,看见弟弟穿装短裤的裸露双脚的肌肉白惨惨的,再仔细一看,老天,弟弟双腿上的所有皮肤,全被怪物剥掉,只留下白惨惨的肌肉,若是他手上没有火把,弟弟的血一定会被这怪物吸干至死了,说来真让人不寒而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