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祖先是水母
人类从水母进化而来?科学家相信栉水母可能是我们早先的祖先。
一直以来,科学家都认为我们是从海洋里的无脊椎海绵进化而来的,然而新的遗传研究却显示,我们真正的祖先可能是水母、海蜇之类的生物。
栉水母是一种和水母、海蜇相似的胶状海洋生物 (栉水母和水母地位相同,都属于肠腔动物门,海蜇范围小于水母),它的基因序列还没有被人类收录,研究人员在试图填补这一知识白而研究它的基因,却无意间发现栉水母的基因组竟然和地球上所有的物种的基因都有联系和相似。
事实上,共同点实在太多了,以至于研究者猜测 栉水母就是我们的早期的祖先之一。
迈阿密和马里兰的研究人员 在研究栉水母(图)的基因序列时,发现栉水母的基因组和所有的物种的基因组都相似。这很可能就意味着所有的物种都是从栉水母进化来的。
这项研究的主要参与者来自迈阿密大学和美国马里兰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其实研究者们建立栉水母的完整基因序列的初衷只是为了填补一下对这种生物认知上的空白。在研究中,他们选取了栉水母中的一种称作的海核桃的生物作为研究对象,这种水母来自大西洋海域又称美洲梳状水母。他们绘制了基因组,然后用特殊的计算机程序运行了它,科学家发现栉水母的基因组和所有生物都有共用的基因序列,他们还惊讶的发现,这段DNA在物种之间的传播的轨迹似乎把起源指向了栉水母。
大约在五亿年前,一支物种在进化中脱颖而出,科学家们过去一直都认为这一支物种的起源 属于多孔动物门(如下图)。
然而现在,根据《科学》期刊上刊登的最新发现,栉水母很可能才是动物的进化树上最早的一支,而且它与所有动物都有着(基因意义上的)血缘关系。
大约在五亿年前,(由于海底某软体动物的复制错误)一支物种从其他所有物种中脱颖而出(进化到现在),科学家们过去一直都认为这一支物种的起源(也就是那只软体动物)属于多孔动物门(就像上图中的海绵、珊瑚什么的)。同时这一研究成果也可能会对那些认为 “所有动物都进化有健全的肌肉和神经系统。”的理论造成一定的冲击。
海绵等无脊椎动物是没有健全的神经系统和肌肉的,所以当科学家们把它们作为我们的始祖时,是默认认同了 “海绵之后的生物是在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中慢慢进化和发展出这些特征的。”这一假设的。然而栉水母本身就有这些特征,也就是说,如果把栉水母认定为始祖的话,那么就有一些物种是在进化的过程中失去了他们的神经系统和肌肉,(而这是有些反常的,像是“退化”),尽管,如果科学家愿意的话,他们完全可以把这种现象称作所谓的“生存优势”。
除此之外,现在呈现在我们眼中的生机盎然的自然界是千百年来物种不断进化演替的结果,这些数据就能帮助我们确定那些进化史上的大事件的次序,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过去。
谁是人类最早的祖先
;托迈; 托迈无疑是当下古人类学研究最耀眼的明星。; 这个距今600万-700万年、保存相当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在整个古人类学界引起了轰动。它的名字是乍得总统亲自起的,意思是“生命的希望”。但另一个研究小组坚持认为,他们在肯尼亚发现的距今600万年前的“千禧人”才是人类最早的祖先,托迈其实是一只母猿。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仍在继续。; 据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所院士吴新智介绍,2002年7月11日《自然》杂志报道了在非洲中部的乍得出土的距今600万-700万年的一具头骨化石,俗名托迈(Toumai),学名叫乍得撒海尔人。研究者认为,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人类祖先遗骨。; 媒体在介绍托迈时往往强调,他比著名的距今大约300万年前的“露西”早300多万年。实际上,1994年报道的发现于埃塞俄比亚的440万年前的“地猿”,2000年报道的发现于肯尼亚的600万年前的“千禧人”,都已经被多数古人类学家接受为早期的人类。; 人类区别于猿类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人类能用两条腿直立行走。但从托迈的化石只发现了与人比较相似,而与猿差别较大的颜面和脑颅的一部分,无法判断是否具备那些足以判断行动方式的骨骼构造,所以他是人是猿还有争论。如果托迈是人,那就意味着人类的发源地区扩大了,目前多数古人类学家关于人类与猿类在大约500万年前分道扬镳的主张也将面临挑战。图为距今约700万年前的非洲乍得撒海尔人(即托迈)的复原图。
人类究竟起源于哪里 拥有共同祖先?
自从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后,多数人相信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现代人和现代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但人类这一支系是何时、何地从共同祖先这一总干上分离开来的?什么是它分离开的标志?原始人类又是何时、何地转化为真人的……
人类进化图
对于这一系列的疑问,古人类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找正确的回答。多数古人类学家认为:真人是以制造工具为标志,真人出现以前的人类祖先,科学家们称之为“前人”。直立是前人从人猿共祖主干上分离的形态学标志,他从主干分离的地区可谓人类最早的摇篮。真人不断演化发展,最后成为现代人,同时形成现代不同的人种,这个进化过程完成的地区便是人类演化最后的摇篮。 在探索人类起源时首先要确立一个前提,即人类是一个生物物种,他只能有一个祖先,不可能是多个祖先。不能说黑人有一个祖先,而白人又有另一个祖先。因为不同的物种之间虽能婚配,却不能生育后代,只有同种能育。如果我们主张人类多祖论,就会在生物学上犯常识性的错误,现在已证实了人类多祖或多元论是违背科学常理的。
人类从人猿主干上分离,究竟发生在哪一地区?是在非洲,然后走进亚洲,还是开始就在亚洲?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起源于非洲还是亚洲,一直是古人类学家争论不休的话题。自1924年在非洲找到首个幼年南猿头骨以来的70余年,在非洲发现了一系列的人类化石,这一系列的化石构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体系。相比之下,亚洲出土的化石很难与之相提并论,因此,现在大部分古人类学家都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的可能性较大。
达尔文理论
在达尔文推测人类起源于非洲时,当时少见化石证据。这种情况在20世纪20年代发生了改变。在南非盛产金钢石的小城金伯利附近,有一个名叫塔恩的地方,那里有许多采石场,在采石时经常发现哺乳动物化石。1924年曾发现一具幼年猿类头骨,后经解剖学教授达特的研究,认为它人形态介于人和猿之间,遂将其命名为“非洲南猿”。1936年,在德兰士瓦地区斯特克方丹采石场发现一个成年个体的南猿化石,次年又在一名叫克罗姆特莱伊采石场找到完整的南猿下颌骨和头骨碎片,南猿逐渐引起学术界的认同和重视。但就它是“最接近猿的人”还是“最接近人的猿”,学术界仍有争议。解决争议的关键是南猿能否制造工具。虽然人们曾在发现南猿化石的洞穴和裂隙中找到了石器,但同时还有进步类型的人化石伴生,因此南猿是否是工具的制造者很难取得一致意见。此外,由于南猿化石出土层位不清,故南猿确切的生存年代还一时无法搞清。
一、非洲
非洲是人类的摇篮首先是由达尔文提出来的。他在1871年出版的《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一书中作了大胆的推测。另一位进化论者海格尔则在1863年发表的《自然创造史》一书中主张人类起源于南亚,还绘图表示现今各人种由南亚中心向外迁移的途径。此外,还有中亚说、北亚说以及欧洲说。由于人类的摇篮随人类化石的不断出土,而摇摆于各洲。
二 欧洲
欧洲,特别是西欧,曾一度被认为是人类的发源地。从1823年到1925年就有116个个体,其中包括猿人阶段的海德堡人。而新石器时代的人骨发现得更多,有236起。因此,人们打开地图一看,欧洲布满了古人类的遗址。而当时除了爪哇猿人外,在亚洲其他地区和非洲还没有找到过古人类遗址。还有,最早发现的古猿化石也出土于欧洲,即1856年在法国发现的林猿化石。加上20世纪20年代“辟尔当人”的骗局喧嚣一时(辟尔当人被有些学者看作是最早的人,甚至称他为“曙人”。最后被揭露,所谓“曙人”,原来是来将一个新石器时代的人头骨和一个现代猿类的下颌骨凑合起来的假品),所以当时许多人认为人类起源的中心是在西欧。但随着亚非两地更多人类化石的发现,人类摇篮欧洲说才逐渐退出了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