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社会科学在线:对于已经收集到的“野人”脚印、毛发、粪便、睡窝、啃食食物的残痕等间接证据,已故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刘民壮在其《近年来我国关于“野人”毛发的发现和鉴定》一文中认为,这些证据中最具有说服力的是“野人”毛发。通过研究“野人”毛发,学者得出了合乎科学标准的现代生物学结论。
1976年,在房县桥上公社村民龚玉兰目击“野人”的现场,人们捡到了长3—4厘米的浅灰色绒毛,以及长约5厘米、少数末端发黄的黑色细毛。当时参与考察的有关单位对这些毛发进行了协同研究。
据袁振新、黄万波的《“野人”之谜:向科学挑战》一文显示,研究人员经过反复胶膜制片与镜下观察发现,浅灰色绒毛的表皮鳞片呈复瓦状排列,间隔稀,横纹起伏大,髓腔窄小;黑色细毛的表皮鳞片与浅灰色绒毛相似,间隔中等,髓腔时有时无。两者的毛干横切面只有皮质,髓腔极小,或无,其间有色素,皮质外有一层较厚的角质,皮质部填满了色素粒。这些性状与棕熊和黑熊的毛发区别极大,而与灵长类的毛发较为接近。
“单凭毛小皮形态或髓部结构来鉴别种属关系特别是鉴别灵长类动物的种属关系,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通过对白眉长臂猿、猕猴、短尾猴、黑猩猩以及现代人毛发等的实验,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曹汉民发现,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研究毛发亚显微结构,可以根据毛小皮纹理密度、色素颗粒排列和髓部精细结构等特点,严格将现代人毛发与其他灵长类动物毛发相区别;同时,又可根据各灵长类动物毛发的亚显微结构差异对其科类进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