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中,有个很有意思的效应叫做“踢猫效应”。听到这个词,很多人可能觉得是一个很搞笑的实验,实际上,这是一个在心理学里很有代表性意义的心理效应,今天笔者就给大家分享一下!
什么是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是指,人们往往会向弱于自己或者社会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这种情绪会起到连锁反应,由上往下逐渐传递。在这个效应中,情绪就像一个金字塔,由上往下的传递。处于最顶峰的人可以肆无忌惮地将情绪向下发泄,而处于最低端、最弱小的人,将成为最终情绪的受害者,这是一种能够传染的心理疾病。
踢猫效应最初是源于国外的一个故事。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后把在沙发上蹦跳的儿子骂了一顿,儿子心里窝火,便朝着地上的猫踹了一脚。猫为了躲避儿子的殴打,跑到了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为了避让猫,撞到了路边的孩子。这便是踢猫效应的由来。
踢猫效应其实就是一种情绪传染,它和蝴蝶效应也有些类似,也是通过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能引发巨大的灾难。那么,踢猫效应会给人们带来哪些问题呢?
踢猫效应的危害
1、越弱小的人受得气越多
踢猫效应是一种自上而下传递负面情绪的效应,位于金字塔上层的人,可以通过这种情绪传递,将情绪传递给下面的人。而下面的人只能继续向下传,这就会出现越往金字塔的下层走,人们受的气越多。而最底层的那一类个体,因为怒气无处宣泄,只能自己承受。而这种怒气将会转化为一种情绪伤害,对人们的身心造成严重的影响。
2、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
正常来说,负面情绪的传递只是释放者与接受者两个人的问题,而踢猫效应会使得情绪无限制地向下传递。越往下受害者越多,而这些人都是无辜者,莫名而来的情绪会让他们手足无措,甚至不知道该如何排解。而这种情绪的传递,也会形成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让人们抛去善良,变得自私,只顾及自己的情绪,而去影响他人。
怎么避免踢猫效应?
既然踢猫效应这么可怕,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当然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首先就要做到这几点:
1. 学会控制自己的坏情绪,研究表明愤怒的情绪,会让人血压升高,心跳加速,所以容易发怒的人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中医也说气大伤身,所以要好好的学会在坏情绪来临时,控制住自己。
2. 放平心态,换位思考,有不少生活中让人们感到愤怒的事情,都是因为你过于在意这些东西,就比如和邻居因为一点小利益,就会不小心陷入争吵,而当你看淡了这些事情时,或者站在邻居的角度想想,就能减少生活中发脾气的次数。
3. 转移注意力,当你实在无法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时,就找个电影看看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或者听听歌,健身也是不错的选择。尽快让自己离开不满的心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最好的办法。
踢猫效应的生活实例
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踢猫效应,比如职场中,可能你的上司训斥了你,导致你的心情十分糟糕,而这时刚好进来了你的下属汇报工作,那么你肯定不会平心静气的听着,甚至有可能无缘无故的朝下属发火,如果你的下属是公司最底层的员工,那么他就成为了这件事情最终的无辜受害者。
由此看来,踢猫效应的危害真的是很严重,要想阻止这种效应,就必须从金字塔的上方进行阻断,因为只要上层链条内有一方能够合理地处理自己的情绪,情绪就不会向下蔓延了。
其实踢猫这个名字其实是由一个故事延伸出来的,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成了出气筒,便转身又把气撒到了猫的身上,狠狠的踹了猫一脚,猫害怕逃到了大街上,结果马路上的卡车避让不及,撞上了路边的孩子。所以在生活中坏情绪传染会导致很多的恶性循环。